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469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杨士中进一步解释,在西北地区,一平方米太阳能电池可产生0.4千瓦电,而在日照较少的重庆,仅产生0.1千瓦电。
总体来讲,有多家半吨级企业下半年有计划检修,会影响产能;硅片企业在平衡成本上也在做大量工作;京运通(10.760, 0.00, 0.00%)、高景、弘元等硅片新产能点火消息频出,新增需求非常可观;整个产业安装趋势回暖,组件端开工率正逐步恢复。在十三五基础上,十四五期间光伏发电年均装机规模将有大幅度的提升,装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二是高比例发展。
尽管我国光伏产业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我们不能讳言产业链供应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曹仁贤认为,如何真正实现行业理性可持续发展,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管理,避免周期性盲目扩产引起的行业周期性振荡,避免恶性竞争导致的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是摆在每一个光伏从业者面前不可回避的、亟须解答的课题。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陶冶表示,今年上半年由于硅料价格持续高涨,促使光伏组件价格走高,导致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并网速度放缓,分布式光伏电站新增并网规模占比大幅提升至62%。来自上游的压力不断向下游传导,组件供应商和下游电站安装商叫苦不迭。同时,在光伏关键原材料及辅料方面,曹仁贤指出,光伏浆料、背板、封装胶膜、光伏玻璃等原辅材料已经基本实现国产化供应,并批量出口至海外,其中不少产品在技术、质量、成本和服务等方面逐渐显现出领先优势,与此同时,一批国内企业也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光伏原材料及辅料领域内的佼佼者。
十四五将通过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光伏发电消纳和存储能力,既实现光伏发电大规模开发,也实现高水平的消纳利用,更加有力地保障电力可靠稳定供应,实现高质量跃升发展光伏产业下半年将去往何处?7月21日,在2021年光伏产业链供应论坛上,来自业内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给出了自己的预判与思考。2020年初,新西兰创世纪能源公司表示要建一个装机量在300兆瓦的光伏发电站,计划2023年完成建设。
新西兰能源咨询企业卢西德咨询董事长拉伊表示,光伏发电在新西兰有很大潜力,洽谈会不仅能让企业直接与供应商合作以降低成本,也将为企业提供贷款、融资和保险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当然,因为地广人稀,新西兰很多农场比较适合用来建设光伏电站。在澳大利亚,政府会对安装光伏发电设施的居民和商业地产提供补贴;同时,为保障电价对私人光伏发电的公平性,会对私人部门回售给电网的光伏发电提供一个保底价格。新西兰的光伏发电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装机从2014年的2915兆瓦发展到2019年的3954兆瓦。
其中,第一个年发电量为62 亿瓦时的太阳能发电站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建设,2022年投入使用。新西兰在光伏发电领域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较快、前景可期。
他表示,此次洽谈会提供了对接平台,助力两国企业拓宽合作渠道。现有和在建的太阳能项目主要是家庭和企业的太阳能发电设施。在本次洽谈会上,该公司与中国国内的光伏龙头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新西兰卢西德咨询公司董事长拉伊表示,他的公司为新西兰本地企业提供太阳能解决方案。
?参会企业包括了新西兰和中国两地多家太阳能企业和供应商代表,以及开发商、工厂、牧场、银行和保险等行业的代表。此外,新西兰房屋屋顶很多都采用较为轻薄的材料,比如铁皮等。2020年,新西兰政府宣布,要在2029年末让新西兰的国家电网实现百分之百由可再生能源驱动。但因为疫情,2020年4月,该公司决定战略重组,发电站的事情可能要搁置。
该设施由2700片硅晶板组成,浮在处理后的污水水面上,占地1公顷。就发电站来说,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新西兰在风力发电领域的投入更为成熟,有一些成型和运作多年的风力发电站,但目前还没有光伏发电站。
此外,2020年6月,新西兰政府推出关于碳排放交易改革的法案。2021年,有企业计划投资300万新西兰元(1新西兰元约合4.54元人民币)建设5个太阳能发电站,设计年发电量为400亿瓦时,共计将占地500公顷,需要50万个太阳能发电板。
公司成立后发展迅速,第二年就实现了盈亏平衡,目前已实现盈利,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本地太阳能零售安装企业提供设备方案。相比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在新西兰是一个非常新的领域新西兰目前还没有规模较大的光伏发电站面对今年的供应链波动情况,在此前由TUV北德主办的高效户外实证研讨会上,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黄新明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硅料价格能稳定降到180-190元/kg,180或许比较困难,190还是有可能的。7月17日,中环股份再次调低166硅片价格,降幅3.85%,这也可以说明,一方面,182/210为代表的高功率组件已经受到客户认可;另一方面,相比于高比例的166产能,高功率组件由于多种限制因素,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备注:根据贺利氏内部数据,6月份全球太阳能电池片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目前产能利用率保持在65%左右在需求与价格的双重压力下,光伏组件价格也开始出现明显分化。实际上,目前行业内仍有企业通过囤货、库存等方式对赌四季度的装机高潮。
从整个上半年来看,分布式光伏装机占比依然超过60%,这也间接说明了在组件价格高启的情况下,分布式的接受程度显然高于大型地面电站。另一方面,在价格压力下,国内、外市场主力也出现了分化,国内市场方面,上半年已经完成集采的各大央企受制于持续波动上涨的供应链价格迟迟未落定采购合同,焦虑感在业主与国内销售间持续蔓延。
供应链价格对国内光伏电站终端需求的抑制作用在上半年装机数据中体现明显,在上游价格持续上涨的高压下,光伏电站下游装机需求并不乐观,尤其是集中式地面电站装机惨淡,创下近六年来的装机最低规模。虽然有点遗憾,但是还算是健康的发展。
海外市场方面,组件价格目前仍较稳定,仅部分订单随汇率小幅波动。从市场理性来看,全球装机肯定会低于180GW。
而尚未集采的国家电投仍在观望行业供应链价格情况,迟迟未启动年度组件集采;而在海外方面,在硅料价格稳定之后,出货情况仍持续向好,某头部组件企业欧洲区销售负责人告诉光伏們,上半年欧洲市场出货持续增长,远高于去年。但第二梯队的组件企业报价基本已经降至1.75元/瓦,甚至166尺寸报价已降至1.7元/瓦以下。黄新明认为,过去几年硅料行业确实很辛苦,但这两年硅料已经赚到足够利润,支撑他们有足够的动力扩大再生产,从经济角度来看明年下半年供应链会达到稳定的供应链。另一方面,在供应链的压力下,往年630抢装小高潮也随之平淡,根据光伏們了解数据,6月份光伏装机仅为4GW左右,其中分布式光伏超过2GW。
受2018年531政策影响,2019年创下了近几年光伏装机规模最低纪录;而2020年上半年国内正处于新冠疫情爆发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一季度全国经济形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纵观整个产业链价格,目前仅有电池价格呈现出进入下行通道,多晶硅与硅片的稳定与小幅降价并不足以给组件带来足够大的降价空间。
按照上半年新增光伏装机14GW计算,户用装机达到5.86GW,占比高达41%。PVInfoLink的价格分析也印证了上述行情,垂直整合大厂与二线厂家价格明显分化:一线垂直整合大厂价格变化并不明显,大多持平或仅是先前较高价的订单小幅回跌,大型订单单玻组件价格大多仍落在每瓦1.77-1.79元人民币之间,而二线厂家则开始出现每瓦1.7-1.75元人民币的价格。
如果硅料降到190-200元/kg,组件价格到维持在1.75-1.8元/瓦,终端应该还是有足够的需求支撑150-160GW终端市场规模。同时,这也是近六年的半年度装机中,分布式光伏首次大规模超过地面电站。
但在双碳目标提出的首年,社会经济活动恢复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光伏装机仅仅与前两年持平,这与供应链价格持续攀升、波动不无关系。据光伏們了解,目前头部组件厂的价格仍然坚定,单玻均价维持在1.8元/瓦以上。明年如果硅料价格能够稳定在100-150元/kg之间,组件价格能稳定在1.55-1.65元/瓦左右,光伏电站投资有足够的效益,全年应该有220GW左右市场,这是非常好的目标。各数据统计口径存在差异,上述数据为光伏們采访所得,仅供参考从上图可以看到的是,2021年H1光伏装机规模几乎与前两年同期持平,但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与2020年均有其特定的行业或者社会背景。
PVInfoLink分析认为,在预期硅料价格短期内仍持稳、且四季度仍会迎来一波抢装热潮的情况下,组件价格并不会有太大的下降空间,短期内海外价格也将持稳在当前水平。从市场反馈来看,大部分投资企业对于1.8元/瓦以上的组件价格接受能力较差,相对的1.75元/瓦以下的价格可以激起更多的项目开工动力。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尽管硅料价格已经基本稳定在200-210元/kg,但仍位居高位的价格水平给中下游带来的成本压力仍未消失。备注:根据国家能源局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上半年新增光伏装机为13GW。
不过行业普遍预期四季度仍将重现抢装热潮,如果头部企业始终保持1.8元/瓦以上的报价,仅靠二三线企业恐怕也很难保障四季度的组件供应,终端需求大概率还会启动,现在就看哪个环节让利,来刺激终端需求了。有行业人士分析,目前行业处于两头博弈的状态,上游硅片正试图通过维持低开工率倒逼硅料降价,下游组件价格正与项目开工情况博弈
发表评论